您的位置 > 首页 >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  “但愿人长久,中秋千里共婵娟”。汉字里一年一度的中秋中秋节又要到了,我们来说一说汉字里的汉字里“中秋”。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  “秋”的中秋古字形像蟋蟀。蟋蟀是汉字里“秋虫”代表之一,有的中秋地方称蟋蟀为“促织”。昆虫呢喃是汉字里秋季最重要的标志,而蟋蟀的中秋鸣叫又是秋虫呢喃的重要标志。如今的汉字里“秋”字,表义字符“禾”传达出“庄稼收获”之义,中秋这是汉字里秋天最重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;关于“火”,有专家说表示秋天禾谷成熟,中秋犹如火灼,汉字里也就是中秋“似火的庄稼”。

  中国的先民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,每季3个月。因此,每一季也就有了上中下之分。对于“秋季”而言,也就是“初秋”“仲秋”“晚秋”,即农历的七八九3个月。这3个不同的“秋”合在一起,也被称为“三秋”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“中秋”与“仲秋”并不相同。“伯仲叔季”是用以称呼人的长幼次序的名称。用在“仲夏”“仲秋”这里,指的是“次序位于中间的”,也就是农历八月。“中秋”则是“处于秋天中间的”,也就是七八九3个月之中的那一天,即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。我们所说的“中秋节”,指的正是这一天。因此,中秋节也被称为“八月节”。

  中国的特色节日,大多对应着特色食物。中秋节最重要的食物当然是月饼了,地上圆圆的月饼,对应着的是天上圆圆的月亮。“圆”是中国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符号,意味着“满”,意味着“完全”,还意味着“相聚”,所以,“中秋节”也被称为“团圆节”。“天上月圆”“人间团圆”。如果不团圆,就会惹起人们的相思之情。古往今来,多少文人为此了写下大量感人至深的诗句,流传至今,拨动着人们的心弦。

  孟德宏 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 2022年09月09日 第11版)

  (作者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)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汉字里的“中秋”

热门文章